母羊空怀和流产是养殖中常见的问题,可能由营养、疾病、管理或遗传等因素引起。以下是系统的解决措施:
一、空怀(未受孕)的解决措施
1. 营养管理
能量与蛋白质平衡:配种前1-2个月加强营养(“短期优饲”),补充优质牧草、精料(如豆粕、玉米)及矿物质(钙、磷)。
维生素补充:维生素A、E和硒缺乏会影响繁殖,可通过添加剂或青绿饲料补充。
体况评分:母羊配种时体况应适中(评分3-4分/5分制),过肥或过瘦均需调整饲料。
2. 繁殖管理
公羊检查:确保公羊精液质量合格,性欲旺盛,比例合理(1:25-30只母羊)。
发情监测:记录发情周期(平均21天),采用试情公羊或激素(PG激素)同步发情。
适时配种:发情后12-24小时内配种(或两次间隔12小时),避免错过排卵期。
3. 疾病防控
布病筛查:定期检测布鲁氏菌病,阳性羊淘汰。
子宫炎治疗:产后用抗生素(如青霉素)冲洗子宫,配合前列腺素促进恢复。
寄生虫控制:驱虫(伊维菌素)和疫苗(如衣原体疫苗)必不可少。
4. 环境与应激
减少应激:避免突然换料、拥挤或噪音,保持圈舍干燥通风。
光照调控:短日照季节可人工延长光照至14-16小时/天,刺激发情。
二、流产的解决措施
1. 传染病防控
疫苗免疫:
布鲁氏菌病(布病):无治疗价值,需扑杀阳性羊,定期全群检测。
衣原体病(鹦鹉热):妊娠中期接种灭活疫苗。
弓形虫:磺胺类药物预防,控制猫、鼠传播。
消毒隔离:流产胎儿、胎盘需深埋,场地用火碱或漂白粉彻底消毒。
2. 营养与毒素
避免霉变饲料:禁止饲喂霉变秸秆或玉米(黄曲霉素、玉米赤霉烯酮)。
矿物质平衡:补充铜、碘(缺碘可致胎儿死亡),避免硝酸盐中毒(青贮饲料需发酵完全)。
3. 管理优化
妊娠期护理:前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或长途运输,后2个月分群饲养,减少争斗。
防寒防暑:极端温度易引发应激流产,夏季遮阴,冬季保暖(尤其避免贼风)。
4. 其他因素
遗传筛查:频繁流产母羊考虑淘汰,避免近亲繁殖。
中毒处理:排查植物中毒(如蓖麻、夹竹桃),确保饮水清洁
三、综合建议
记录分析:建立繁殖档案,记录空怀、流产时间及症状,针对性改进。
兽医协作:流产胎儿送检实验室(如PCR检测布病、衣原体),精准诊断。
渐进调整:营养与管理变化需逐步进行,避免短期内大幅调整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显著降低空怀和流产率,提高羊群繁殖效率。若问题持续,建议联系专业兽医或畜牧专家进行现场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