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殖母羊的空怀期是指羔羊断奶后至下一次配种前的恢复阶段,其核心任务是通过营养调控恢复母羊体况,为配种和妊娠做准备。 
		以下是关键管理要点: 
		一、营养调控 
		1. 能量与蛋白质平衡   
		恢复体况:空怀期需补充营养,使母羊达到中等偏上膘情(体况评分3-4分,5分制),尤其对哺乳期消耗大的母羊。  
		日粮配方:以优质粗饲料(如青干草、秸秆)为主,搭配精料(玉米、豆粕等),粗蛋白含量维持在10%-12%。 
		分群饲养:体弱母羊单独补饲,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影响发情。 
		2. 维生素与矿物质   
		补充 维生素A、D、E 及 硒,促进卵巢功能恢复。  
		自由舔食舔砖(含钙、磷、铜、锌等),预防微量元素缺乏。 
		二、健康管理 
		1. 驱虫与防疫   
		寄生虫防控:空怀期是驱虫最佳时机,使用伊维菌素(内外虫)或阿苯达唑(线虫、绦虫)。  
		疫苗接种:根据地区疫病流行情况,接种口蹄疫、羊痘、小反刍兽疫等疫苗。 
		2. 疾病监控   
		定期检查乳房炎、子宫炎症(如分泌物异常),及时治疗。  
		淘汰屡配不孕、年老或生殖器官病变的母羊。 
		三、繁殖准备 
		1. 短期优饲   
		配种前2-3周提高营养(增加30%-50%精料),促进排卵率和发情率。  
		补充生殖营养(如亚硒酸钠维生素E)。 
		2. 发情观察与记录   
		每日早晚观察发情症状(鸣叫、阴户红肿、接受爬跨),记录发情周期(平均17天)。 
		对不发情母羊,可采取 公羊效应(引入公羊刺激)或激素处理(PG、孕马血清)。 
		四、环境与运动 
		1. 圈舍管理   
		保持干燥、通风,定期清理粪尿,避免氨气刺激。  
		提供充足清洁饮水(冬季防冻)。 
		2. 适度运动   
		每天放牧或运动2-3小时,增强体质,预防肢蹄病。 
		五、分阶段管理要点 
		产后空怀期:重点恢复体况,哺乳期结束后逐步减少精料,避免乳腺炎。  
		配种前空怀期:提前60天调整日粮,确保膘情适中,同步发情。 
		六、注意事项 
		避免应激:减少转群、运输、换料等操作,防止发情抑制。 
		记录档案:标记母羊体况、驱虫、疫苗日期,便于追溯。 
		通过科学管理,可提高母羊受胎率,为下一胎次高产奠定基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