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犊牛腹泻是常见问题,多由细菌(如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)、病毒(轮状病毒、冠状病毒)、寄生虫(球虫)或饲养管理不当(如奶温不稳、环境卫生差)引起。 
		一、简易小偏方(辅助治疗) 
		1. 焦米汤   
		将大米或小米炒至焦黄,煮成浓汤晾温后喂犊牛,每日2次,连续3天。  
		作用:吸附肠道毒素,缓解腹泻。 
		2. 石榴皮或柿子叶水   
		干石榴皮30克或新鲜柿子叶50克,加水煮沸后滤出,每日分2次灌服。 
		作用:收敛止泻,对轻度腹泻有效。 
		3. 马齿苋汁   
		新鲜马齿苋捣烂取汁,每头犊牛每次20-30毫升,每日2次。  
		作用:天然抗菌,缓解细菌性腹泻。 
		4. 口服补液盐(自制)   
		配方:温水1升 + 食盐3克 + 小苏打2克 + 葡萄糖20克,自由饮用。 
		作用:预防脱水,调节电解质平衡。 
		二、关键管理措施(预防为主) 
		1. 保证初乳摄入   
		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喂足初乳(≥体重的10%),增强免疫力。 
		2. 奶温与卫生   
		喂奶温度稳定在38℃左右,奶瓶、奶桶每日消毒。 
		3. 环境控制   
		犊牛栏保持干燥,定期清理粪便,夏季注意通风降温。 
		4. 渐进式断奶   
		避免突然断奶,逐步减少奶量并增加优质草料。 
		三、科学用药建议 
		细菌性腹泻:可用恩诺沙星(按体重0.1ml/kg)或磺胺类药物。  
		球虫感染:妥曲珠利(如百球清)口服。  
		严重脱水: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+维生素C。 
		注意事项 
		偏方仅适用于轻度腹泻或辅助治疗,若犊牛出现发热、血便、精神沉郁,需立即就医。  
		夏季定期给犊牛饮用0.1%高锰酸钾水(每周1次)预防肠道感染。 
		通过“偏方+科学管理+及时治疗”结合,能有效降低夏季犊牛腹泻发生率。
